急所術之於速度與力量
瞭解急所術能量傳導的最大障礙往往是過往所學習的攻擊動作訓練,絕大多數人在一開始總是學習如何施展最大力量與速度以造成對手最深的傷害,然而,急所術卻截然不同;這並非表示急所術無法快速攻擊或以力量傷害對手,而是因為急所術主張用最小的支出達到最大的效果,這是急所術最根本的概念,且要求以不留下物理證明為原則;據此,透過傳導能量進而攻擊對手神經系統或致使對手產生失能障礙,方為上選。
以一個人握緊拳頭為例,收縮肌肉與維持拳頭緊握皆會消耗能量,也因為這樣,握緊拳頭攻擊對手時,能量並不能夠順暢地傳導,而僅僅只是關乎力量罷了;且攻擊時,身體必然收縮更多肌肉,並因而消耗更多能量便難以透過傳導能量而施展出正確的急所術攻擊,儘管如此一來能夠以更高的速度與力量重擊對手,但這樣的攻擊對於對手而言,有非常多不同的方式得以被化解、避免;何以說起?我們以拱橋為例,拱橋的層層組織排列成拱藉以分散重量和壓力,讓看似脆弱的拱橋實則能夠承受超乎想像的重量;在人的身體中,也具有相同的組織結構於骨骼等硬組織,而如腹部、皮膚、肌肉等軟組織則具有減緩壓力的作用,因此若單以力量攻擊對手,在對方接收攻擊的同時力量便已衰弱許多,因此我們如果單以速度與力量作攻擊將事倍卻功半。
此外,當我們在施展一項投注力量的快速攻擊時,以拳頭或腳為例,在收回攻擊部位的同時需要保持平衡避免過度伸展四肢,而這些反身動作都將使我們在實際對戰時影響能量正確的傳導與成果。
不僅如此,由於人與生俱有生理反射動作機制與危機意識,所以當面臨一突如其來的攻擊時,會本能地抗拒、收縮,以及作出各種反應。據此,一旦對手有所抵抗或迴避一定距離後,便能夠輕易地抵銷我們所施展的攻擊。自然因素緣故使得人可以在極短暫的瞬間感應到危難,因此對手作出反應往往比另一方法動攻擊更為快速,這是一種自然的保護機制,但攻擊方便得需要為此支出更多力量和速度。
在瞭解上述相互關聯的肌肉運作影響因素之後,讓我們更深入剖析攻擊動作的路徑方向以及清晰流暢的能量傳導通路。在絕大多數的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方快速重擊對手,但看似合乎攻擊方預期的結果實則相反,因為若將影片放慢,我們可以看到攻擊方的肌肉在過程中收縮,在力量的分配上使得攻擊路徑有所偏差,也失去了精準度而無法將完整的力量投注至對手身上產生預期的作用。為此作結,提高力量與速度將損失攻擊的精準度,而影響急所術準確傳導能量與命中對手神經系統至上的綱領。
閱讀上篇>>>
更多相關研究資訊將在近期與大家分享。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1}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2}
Tag:Evan Pantazi, Kyusho, 急所術, 武術, 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