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所術應用之多樣性
壓力施加的多樣類型
接下來,我們開始來瞭解急所術攻擊施壓的不同類型,使能量與攻擊目的得以被正確地實現。
在真實的情況當中,我們可能攻擊在堅硬的表面,如:頭部,也可能攻擊在相對柔軟的部位,如腿或是腹部。瞭解你所要攻擊的目標以及如何攻擊是極其重要的!針對不同的目標、目的給予不同類型的攻擊是急所術之所以如此強效的原因之一,然而絕大多數人未曾深入探討而無法理解其結果。
以頭部而言,神經的分布較為淺層,也就是較接近表面的意思,因此能夠很容易地利用指骨對其施加壓力,迅速傳遞能量。當然,若以極為強大的力道重擊確實可以損傷對手組織、骨頭,甚至是內部結構,然而,這與急所術的精神大相逕庭;此外,如同上一篇文章與大家說的,人體結構中具有層層組織排列成拱藉以分散重量和壓力,而頭骨亦不例外,使得強大的力道重擊非但無法掌握結果,一旦達成了,所造成的結果也將可能是永久性的傷害,不若急所術針對神經精準而事半功倍的攻擊效用。
而軟組織如同頸部、腹部、腿與上臂等,神經的分布則埋藏於更深一層的組織中,因此對於軟組織之攻擊,深入且具穿透性的能量與力道是絕對必要的。在攻擊軟組織時,最好的結果並非來自如同攻擊硬組織那樣針對神經施加壓力,而是在攻擊的同時加以延展、拉伸神經等動作;因為神經分布地更為深層,故在能量到達目的地前,包覆神經的軟組織如皮膚、肌肉等便已將之吸收、阻退致使攻擊效果不甚明顯,並且若對方視認攻擊而有所防禦的同時,效果更形減退。正確攻擊軟組織的方法為穿透性攻擊,將能量直接傳導至深層神經而不受軟組織保護影響。
人體具有處理與緩衝破壞力的自主機制,這和演化的結果有所關聯,如人體不知覺疼痛,無法避險則不適生存,但這樣的自主保護機制是相當單純的,在面臨兩個或是多個破壞力時將會有所偏擇與混亂,好比醫學上會對病人施以輕微電流擾亂病人大腦,目的便是減輕病人其他部位的疼痛。據此,另外一絕佳的攻擊方式則是在同一時間進行多項攻擊,組合性地干擾人體的反射保護作用,進而投以一主要攻擊,也能確保攻擊的成效。因為無論單擊硬組織或是軟組織,人體的自主保護機制都可能成為攻擊效果的變因之一,但組合性攻擊則能夠有效地破解此一情況,更甚者,將導致更高效的神經癱瘓與暫時性失能。
攻擊力量的多樣等級
人體對於一恆定壓力的耐受性遠遠大於非恆定壓力,這也就是為何一久經訓練的武術家能夠多次接受相同強力攻擊的原因。然而,若是施以不同力道、方向與類型的攻擊,人體的耐受性便會失衡,反應機制無法識別、處理現正面臨的危機,將使急所術的效果更上一層樓。
攻擊持續時間的多樣變化
人體部份神經對於長時間的壓迫有較佳反應,部份神經則對快速攻擊有較佳反應,因此攻擊持續時間亦為影響效果的因素之一。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1}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