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Evan Pantazi 大師 Part. 2
接續上篇。本文專訪者為Jesse Enkamp,知名空手道教練,同時為相關武術著作作家。
Evan Pantazi:不只是這樣,一個值得期待的課題是,
當我們從急所術的角度切入型時,Bunkai(對於型的解析)將會變得無窮大,會有無限的可能,而只限於你自己的想法;型之中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將被賦予急所術新的解釋,也能以急所術神經弱點為攻擊目標,這在在增長了Bunkai的實際可能。
舉個例子,請原諒我在此時以自己的經驗為例。我曾經參與了一場為期一年的巡迴教學研討會,橫跨了十六個國家。在這場研討會之中,我以一個型中的動作為基礎演示了162種不同的應用;這唯有在瞭解急所術,並將急所術化用進Bunkai之中才得以實現。
Bunkai和急所術之間的關聯可以成為任何一種招式,來自任何一種型,透過任何一個人。這就是急所術,急所術擴充了我們和武術的潛能。
J:有些人對急所術保持懷疑的態度,認為急所術只適用於安全的道場環境,很難真正使用於實際遭受攻擊的情況,比方搶劫或是街頭鬥毆等等。您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Evan Pantazi:(笑)我想這不僅是急所術才面臨的質疑,據我所知,絕大多數的武術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人們質疑它的價值;比方人們認為WTF跆拳道不實用,面對真實危難的時候派不上用場。你認為呢?首先,我必須說抱持懷疑的態度是正確的,也因為對事物抱持懷疑才能夠讓我們發現更多真相,但這與批判或是譴責不同,在批判與譴責之前,你必須先認識它。
在我們所看到的例子中,急所術似乎輕而易舉卻效用非凡,好必Youtube上的影片(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第一次接觸急所術的管道。)在我們真正去學習急所術之前,或許會認為這些是安排好的橋段;而且說實話,最一開始,我是說在我從未認識急所術之前,我並不相信它,但我並沒有批判或是譴責它,甚至我走遍了全世界超過3000英里,我看見了無數實際的例子,我仍然不甚相信急所術。
直到我感覺到它。
另外一個令人們怯步的原因是學習急所術的過程,急所術並非只是照本宣科地模仿影片中動作便能夠獲得同樣的收穫那麼簡單,儘管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全然符合了影片中的全部;然而事實是,你並不瞭解急所術攻擊的目標所在,甚至是部位、角度、力道、方式以及急所術所主張的能量。也就是因為這樣,急所術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修習者才能親身感受地其中的知識原理,透過練習達到每一個條件而扎實地擊中埋藏在肌肉組織之間的敏感神經,進而實踐預期的目的。
而且,並非在安全的道場中急所術就肯定能被成功演示,因為你的對象必然做足準備,戒慎小心,因此學員們偶爾失敗。但卻在實際情況中,諸如打架,或是拳擊比賽,急所術經常百分之百地成功了,原因在於我們的對手沒有事先知道我們即將攻擊哪裡而有所防備,也因為我們有了不得不的意念與動機。
除了我自己的經驗之外,我已經聽到過成千上百個急所術成功的案例,而其中最多來自於專業執法人員,諸如:警察、保全與相關職業人士,在他們的工作中,往往每天都需要頻繁地面對緊湊而危險的情況,就如同在某些國家的軍隊訓練課程中,部份與急所術相關,學習人體穴道與神經弱點應用。
所以對於你的問題,我的回答是「你要知道如何使用它。」
J:太好了!那麼讓我們現在就來學習急所術吧!請問有沒有一個攻擊點是您認為空手道家應該知道,並且可以被應用在空手道之中的呢?我想我的讀者會非常喜歡這個。
Evan Pantazi:當然,那就讓我們說說最具效果的LI-18。LI-18可以在初學空手道型Kusanku Dai和Kanku Dai的特定動作中,以及其他如Useishi和Gojushiho中看到。大部份看過Youtube影片的人可能已經先行嘗試過,但應該失敗了,LI-18位在脖子,我想人們之所以失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打錯了位置,當然更有可能是使用了錯誤的方式,或者是以錯誤的部位進行攻擊。LI-18在使用硬結構攻擊時最具效果,比方手腕骨,一部經典武學著作「武備誌」中所述之「鐵之劍」得以為例。此外,攻擊必須能夠穿透肌肉到達神經,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們可以將神經想像成吉他絃,更大的壓迫與受力,造成更高的振頻。
在實際攻擊時,我們先將對手手臂稍微按下,這麼做的目的可以讓頸部略為轉動並延伸LI-18所處的區域,令LI-18更脆弱更易於命中。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對方左邊遭受攻擊,右腳會有所反應,因為人們的左腦控制右半邊的身體。
J:太好了!我敢確定我的讀者現在正在嘗試壓迫自己的脖子了!好,那可以請您再為我們說說所謂的「無接觸KO」嗎?您知道的,我曾經見過蒙眼的大師McDojo單單用指尖示範了「KI – Force」便擊倒了他的學生,甚至倒越了一段距離。
Evan Pantazi:哈!我就曉得你肯定會問這個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的討論如果它不是一本完整的書的話,那至少我們得為它再作另外一次專訪了(意指內容含括廣泛。)在我表達我的看法之前,我們必須先來討論另外幾個層面,有些想法可能有點冒犯。
人們的大腦透過散佈在人體各處並且相互關聯的神經系統傳送生物電能而貫穿我們的身體,藉由科學儀器這是可以被測量出來,甚至是被看見的,而我們也在多個急所術研究計劃當中與專業醫療、科技人員合作並做到了這一點;更不可思議的是,現在,就在我們談話的當下,隨時隨地生物電能都沿著通道(神經)不斷流動著,有時可以在周圍或者是非神經組織外被測量到;甚至,是感受到。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在閉上眼睛,僅僅只是靠近對方的時候,隱隱約約感覺到對方的情緒的來源,也許是憤怒、愛意或是不信任等等各種的情緒。某個角度而言,情緒就是能量;這種能量不應被理解為我們所謂的「氣」,「氣」這個解釋過於玄妙,而是一種生物性的事實,是一種自然現象。這種能量能夠影響,或者被影響自內部與外部的其他能量,好必古老的氣功以及靈氣治療那樣,是為一種能量的轉移、流動與相互作用。
在Kyusho International®中,我們針對這點做了相當多的實驗,和受試雙方之間微妙的效果與感應,我們發現許多非常有趣也很真切的生理關係;然而,我現在所說的,並非是急所術以外,或者人們誤以為那是急所術所造成的效果,許多現存的示範、影片反而讓人們誤解了急所術。以上,我想應該足夠了。
J:是的,我瞭解了。毫無疑問地,一個人的能量能夠,也絕對會間接影響周圍的人。但說到KO,我真的很想親身體驗!您剛才說到您自己也曾將急所術應用於防衛上,可以向我們分享您的相關經驗嗎?
Evan Pantazi:當然可以,不過這不是多麼了不起或是壯觀的場面,但至少我可以證明急所術對於真實生活的益處非凡。故事是這樣子的:在我的訓練早期,經濟狀況仍不是非常良好,因此我住在鎮上治安比較差的區域,附近有家酒吧,當時我正要回家,三個醉漢接近我,並且開始對著我咆哮,很快地,其中一個人試圖抓住我,當下第一個反應我立即反擊,我擊中了他位於手臂一個稱為P–2的穴位,瞬間那個人便跌坐了下來,並且開始嘔吐。
J:哇!
Evan Pantazi: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太漂亮的場面,但這麼做讓我脫離了險境,因為其他兩個醉漢見狀便也就退縮了。於是,P–2至今都是我第一個示範給初學者的攻擊點。
J:那是!
Evan Pantazi:正如前面所說的,我聽過、瞭解數以百計急所術適用於真實生活的情況,而事實上,我從未聽過在人們真正需要急所術時,急所術卻無法發揮效果的案例。讓我們作個結論,這取決於實際情況發生時人們的強度,強度便是理解、訓練、意圖和反應的總和。
J:非常同意!所以,除了一些我們方才討論以及您向大家說明過的,還有什麼是提及急所術時常見的見解呢?
Evan Pantazi:首先,就我所知中國傳統醫學(TCM)也就是中醫對急所術的解釋為:利用生物自然原理、人體循環和氣場等等技術,目的在於造成對手壓迫與神經性、血循環失能,而未使用真正的指壓點或是穴位。以上這些都是常見的誤解。
在過去這長長十年來,我致力於教育人們何謂真實的急所術,這與道場中大部份用於展示的急所術不同。我有幾本關於急所術的古老著作:一是Seiko Fujita的The Last Ninja(最後的忍者),和Hohan Soken(1889年至1982年,沖繩空手道傳奇大師),以及其他關於急所術的闡釋與效果的著作。
J:就如同好的空手道般,好的急所術也應根基於歷史和研究。
Evan Pantazi:沒錯。例如,在歷史中曾經提到:攻擊Wakikage(約略於腋下)這個點是致命的,能夠嚴重地傷害對手肺部,刺激其動脈神經,造成肺部連鎖反應而導致呼吸與血循環中止。這聽起來像是西醫的描述,遠高於現今中醫的表述。
你之前曾經問我為何急所術不更加廣泛地推展,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原因:因為過多混亂和錯誤的理解。
J:是的,我再認同您的看法不過了!就如同對於空手道也存在著些許誤解般,那麼讓我們暫時拋開它吧。您可以和我們分享在您漫長的急所術生涯中,最最深刻與美好的收穫嗎?或者是什麼「不為人知的發現」支持您持續向前呢?
Evan Pantazi:(不假思索)一個最最深刻的發現便是急所術其實無時不刻地存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許我們經常不經意地使用了急所術,只是我們未曾發現而已;急所術適用於絕大多數的人,也是我們所不可或缺的。人們可以利用急所術去攻擊、反制他的敵人,也可以利用急所術治癒自己或是親友,更甚急所術可以增進親密關係。不同於普通課堂中條列式的知識教授,急所術是基礎人體結構的研究與應用,非常有趣也充滿了無限可能。
J:沒錯,我想我已經有了更深的認識了!最後,對於學習空手道而從未有過急所術經驗,但有意開始接觸急所術的人,您有什麼建議嗎?
Evan Pantazi:研究。事實上,有很多急所術師範能夠告訴你這些穴位在哪,如何攻擊等等,但請務必先研究;就如同所有其他的武術那樣,你可以幾乎不費心神地找到一名合格的教練,也許他會告訴你所有你應該以及想要知道的,但你將從未真正瞭解。
我的意思並非學習急所術不需要透過指導,應該這麼說,我們絕對需要引領,但更需要的是理解。相信如此一來,你和所有人的空手道都將更具深度與價值,達到其所能及的最大高度!
J:有了您睿智的指點與解析,這肯定是場完美而意義非凡的急所術專訪!非常感謝您,Pantazi大師,我的讀者非常欣賞您的知識、經驗與謙遜,祝您一切順利,也祝急所術能夠持續造福大家!
Evan Pantazi:叫我Evan就可以了,謝謝你,Jesse!這是我的榮幸,未來有需要協助和討論的,歡迎與我聯絡!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1}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2}
Tag:Evan Pantazi, Jesse Enkamp, Kyusho, 急所術, 武術, 空手道, 防身, 點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