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所術的五向維度
何謂急所術的五向維度?
所有武術都具有其技巧施展的應用維度,且會隨著段位與鍛鍊層級的增長有所晉升,這麼說可能有些難以理解,實際上即是表示所有武術的修習者在學習之初,會先從單一維度學習其技巧(如X軸上的直拳。)每一維度都有其值得深入探討的科學邏輯;而急所術也以相同的觀點進行解析,透過這種方式,更能夠以適切的學習路線前進,並找到較為準確的擊打點。
這不是以往討論武術的典型話題,但卻直入核心。
第一維度:
一般武術練習的第一維度為「距離」,也就是修習者得以全面施展其技巧的單向範圍。在這項維度裡面,概括了所有的武術與其技巧、動作,不僅關乎外部的攻擊,同時也在在影響了較為深層的攻擊(如急所術的神經弱點。)
在急所術實際應用時,我們比較傾向於將第一維度視為深度或是力的穿透可能。通常武術家追求以最快的速度與最強大的力道擊打對手,然而人體擁有自然反射保護(更包括器官與組織的包裹,參照先前研究文獻。)因此必須支出更大的力量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即便成功造成對手外在身體的損傷,卻也因為力量被分散吸收而未能達到深處(無庸置疑地,內傷遠比外傷更具影響力。)當然,當擊出大於對手保護能力的攻擊定能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不過這卻也不容易實現,我們可以從MMA選手非凡的耐打、耐傷程度中略知一二。
因此,在第一維度(距離),急所術並不如同其他武術那樣端視與對手身體的距離,而是與對手「內在」的距離。
第二維度:
也就是以對手為圓心,而自身為圓周,在圓周上位置的變換;或者說是Y軸更便於理解。第二維度用於接近對手、躲避攻擊,甚至是虛晃式的欺騙招式。善用第一維度(X軸)與第二維度(Y軸),能夠產生非常巨大的優劣勢差距,相信這點所有武術家都能感同身受。
而對於急所術而言,兩項維度的價值在於角度的變化,參照先前研究文獻,藉由多角度不同的組合式攻擊,能夠加倍使對手的大腦與生理保護機制混亂,造成知覺與身體上的錯覺,使得急所術的攻擊得以更為輕易地進入對手深處,達到預期甚至是超出預期的效果。
第三維度:
沒有錯,第三維度即為高度(Z軸。)高度對於武術的實戰應用有何價值?事實上,高度在實際情況上並沒有決斷性的影響;然而,我們若將上段的X軸、Y軸與第三維度的Z軸等一視之,將其縮小的單一急所術攻擊上,軸度的應用其實就是技巧的精隨,以不同的角度、方式拉伸、撕扯,壓迫與揉捏對手的神經弱點,以最小的支出達到最大的收入(效用。)
第四維度:
想必你已經瞭解了以上三種維度對於急所術與各種武術的價值,那麼,第四維度便是時間了。人們總說時間關乎一場對戰的一切,也許這麼說有些過度,但不容置疑的是,若問從古至今各大武術家何為對戰勝負的關鍵,時間絕對名列在上。對於時間的掌握,大略地區分了初學者與高階武術家;因為快一秒鐘都是優勢,晚一秒鐘也可成劣勢。
時間對於急所術有兩項影響:
一、速度,時間可解釋為速度,即便我們一向主張速度並不是急所術之所以如此獨特的一環。不過,速度快慢確實能夠致使對手反應不及,而無從防禦。
二、其二為錯開攻擊,略異於剛才提及的組合式攻擊,瞭解人體的反應機制時,便能夠清楚知道人體各項循環系統的效果關聯與影響。組合式攻擊的目的在於達到更深層的效果,而時間差攻擊的目的則為造成對手身體意識的錯亂,同時也能夠使其不對急所術感覺疲勞(感覺疲勞意指對疼痛等知覺因時間過久而適應。)
第五維度:
意志。何謂意志?視認目標,並根據目標支配自身行動,克服困難,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清楚地視認目標(或者是目的),並且根據目標而控制、調配行動需要豐厚的經驗為基礎。據此,意志並非單指面對危難的心理韌性,更包括了從往的經驗與記憶累積。
也就是說,意志力的強大可以使人在實戰時保持冷靜,進行沉著的思考,並從以自身經驗中找出針對現況最佳的行動,再以堅定的決心與不撓的忍耐、心力去戰鬥;同時,意志力在科學研究上甚至被發現足以影響人體大腦,令其忽視疼痛,或是激發身體潛能,這也是我們之所以曾經聽過戰場上的士兵即便身負重傷仍能奮力抗戰的原因,急所術自然也是如此。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1}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