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度
對於急所術而言,精準度幾乎可以說是絕對的關鍵。
就高度緊張的實戰情況中,我們仍然必須鎖定一個目標,保有清楚而統一的精神,和有計劃性的想法去施行急所術。
但我們也知道,不僅是急所術,包括所有的武術這都並非一蹴可幾的,儘管人們往往渴望自己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學會,不過這樣的想法卻也可能成為學習過程中的絆腳石。
在急所術中,我們通常建議學員參照下列路徑。首先,你必須先從一個根基於現實(科學與醫學)的基礎開始,意即自公認,或已被證實的系統中去瞭解、學習人體。如中醫,在中醫裡頭我們研究和廣泛地應用「體內循環」與「穴道」等,雖然相對於強調科學根據,剛硬的西醫,穴道偏向於一種無形的理論,但是西醫近年相關的研究卻有了新的發展,西方科學發現中醫所謂的「穴位」絕大多數位於連接組織最為密集之處,引述佛蒙特大學Dr. Langevin表示:「連接組織形成一個網絡,遍佈全身,每個連接組織也含有神經端點,這也就是為什麼按壓手部的穴位,會影響肩膀甚至是頭部的原因。」
接下來,延續西方研究的說法,穴道是連接組織最密集之處,我們要實踐它,就必須視認它的所在位置,而最佳表示急所術施術點的方式為相對位置,諸如某兩部位的「交界處」,或是某部位「以下」約三公分處,由於每個人的體型皆不相同,因此這樣一來會更為精準,也更易於找到急所術施術點所在。
再來則是經驗,經驗積累自練習,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學習急所術的過程中,非常著重學員們彼此練習的原因,在傳統武術中對練也許只是學習的一部份,但在急所術卻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原因在於最根本的原則:「急所術並不相當仰賴力量與速度。」因此自我練習效果有限,必須和對手對練,才能夠瞭解施術點所在,並且以正確的方式擊打它。
最後,就以實戰情況而言,「不應期待或等待一個攻擊動作後的效果立現。」這是需要極其高竿的技術與長時間的練習得來的,如同我們在早先和大家分享過的研究,人體大腦無法「同時」處理兩段含以上的訊息,就好比電腦,充其量僅是偽多工處理,在極短的時間內快速交替處理訊息的傳遞和決策。因此,多個連續攻擊能使對手知覺錯亂,從而提高成功施術的可能性。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1}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2}
Tag:Daniel Obon, Evan Pantazi, KO, Kyusho, MMA, 急所術, 砸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