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動的力量
急所術是透過攻擊部位(如手)扭轉而非直線運動來產生力量和效果的。
所謂扭力,其實就是藉由扭動、轉動而產生的力量。
這樣產生的力量遠比直線運動的力量更大,且更具爆發力和速度。在早期的拳擊對戰中,訓練這種力量就吸引了選手們的興趣。老的拳擊選手總會強調轉動拳擊手部來攻擊對手,他們這麼說是因為許多不同的原因,但是這至少表明了人們意識到扭力的作用。利用扭力來傷害對手,重擊其頭部,而他們也知道,即使這樣的攻擊沒有給對手留下傷口,但其威力也絕對不能小覷。
為什麼轉動的攻擊會比直線攻擊更有效呢?
我們先從運動的力量開始講起。在物理學中,一個物體具載的動力就是使它到達目標位置的能量,同時也是指用以改變目標的慣性、改變目標速度的力量。動力分為直線的和轉動的。扭力的一個巨大好處就是讓攻擊者在特定的距離中更快地進行攻擊;和直線攻擊相比,扭力可以為攻擊約提高1.5倍的速度。
現在我們可以將直線攻擊和扭力攻擊結合起來,提高攻擊的速度。因此,當你開始直線攻擊時,在最後加上扭力的速度和力量,攻擊的效果就會倍增。許多初學者學習的都是直線攻擊。所以,在初學者正確學會利用扭力前,對他們來說,急所術的威力並沒有那麼大。扭力不僅僅提升攻擊的深度(穿透力),還能提高攻擊的其他物理性質。
也是因為具有更高的穿透力,而使我們的攻擊能夠更易於深入目標區域,進而如預期那樣擊中神經穴位。此外,提升了攻擊的速度,則可以使對手不及反應,也無法進行防禦或是準備措施,這對急所術而言是一項加成的優勢條件,因為當對手難以預料我們的攻擊,便不可能透過繃緊肌肉組織,或是其他防備方式來保護其穴位。
神經弱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穴位遍佈人體。透過攻擊某一具體的目標藉以將能量、訊息傳達到神經系統,如骨頭,讓它向大腦傳遞信息。這會讓身體產生很多信號從而開啟自我保護系統(如掙扎、昏厥等)。根據攻擊部位的不同,可能會對對手的組織或者身體系統產生影響,即便是同一個攻擊動作,也可能會在對手身上不同部位產生不同效果。
這在傳統拳擊、踢拳或者MMA中都是很有用的。下面以直拳為例:很多選手都運用直拳攻擊對手,但只要他們輕輕轉動一下手臂與手腕,即便是隔著拳套,同一攻擊的威力也能增強不少。在急所術中的效果就更加明顯了,以下頜為例:如果用直線力量攻擊,對對手的傷害遠不及運用扭力大,因為扭力攻擊會影響其整個頭部。用扭力攻擊,配合合適的角度,我們可以打到對手的神經系統,讓對手產生昏厥,失去戰鬥能力。
在交叉拳、左右勾拳和上勾拳中也是如此,這是實際對戰及街戰中常用到的四種攻擊方法,進行扭力練習會使我們會變得更加強大有力。總結一下,通過扭力,我們可以:
- 提高攻擊的速度。
- 加深攻擊的深度(穿透力)。
- 提高爆發力(出擊的速度)。
- 降低近身時的力量減損。
其優勢為:
- 對練習者的身材和體格沒有很高的要求。
- 扭力攻擊技術比直線攻擊技術更加豐富多樣。
- 直線攻擊需要力量和肌肉繃緊,扭力攻擊則可以在放鬆的情形下被流暢地運用。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1}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