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眾多武術當中,探討急所術的奧秘
在《武備誌》中對急所術作了特別註明,而這其實是什麼呢?
事實上,沒有人能夠肯定地回答急所術是什麼,因為這個標記是在很久以前就作出的,而作標記的人的想法和目的也是十分久遠的。這似乎是一些古代武士當時的對戰和療傷教程。
急所術是「六極手」當中的一部份,六極手其實是攻擊人體致命部位的手部動作。手冊中的這六個手法是理解武術和文章內容的關鍵要素。
如今,有了這些手法,我們不僅僅要訓練,還要明白人體神經弱點的重要性。這是正確作好每個手法的方法。這除了可以運用到表面攻擊以外,還可以將更大的力量傳遞到更深層的生理結構當中。
遺憾的是,描述六極手的人並沒有介紹這一方面的內容。因此,這一技術的實際運用不能由某個人思考之後得出結論,這才有了這一技術的試驗和運用。
曲手動作出現在很多武術及其分支當中,並且具有不同的效果,如詠春就將曲手當作主要攻擊方法或者轉變攻擊方向的方法。在上地流當中,這個動作亦有鶴嘴拳之稱,主要將手當作攻擊的武器。而螳螂拳當中則把這當作抓住對方或者攻擊的方法。在太極、鶴形拳、剛柔流和很多中國及沖繩甚至韓國的武術中都能找到這個手法。名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如何利用人體神經弱點(穴道)。
時間和大量經驗證明,急所術並不是具有武俠傳奇色彩的穴道學。
曲手動作 ── 前伸旋轉的力量
手部旋轉向前並運用前兩節指節攻擊,這可以讓手部達到目標身體更深入的位置。但是,也不能否認它像其他手部動作一樣運用指肚和彎曲的手掌來拉伸、壓縮動作的可能性。
有一些目標(如鎖骨下方)是可以通過搖晃動作讓其拉伸或者壓縮而達到其深層的。有趣的是,「曲手」動作之前是用來攻擊血管或者集聚了血液的器官的。這可能會對脾、肝、腎甚至心臟產生影響。或者像之前提到的一樣,鎖骨之下有和心臟聯通的血管,如主動脈和頸動脈。
這是所謂的屬於「陽」的攻擊,也就是通過衝擊或者擠壓進行攻擊。我們常說,所有武術動作都包含陰和陽,曲手也不例外,儘管它的這兩種屬性可能很難區分。比方說,一個快速的手部動作和手部姿勢中就包含了三個不同的方向和旋轉動作。
現在,我們知道,在同等和持續的攻擊和變化的攻擊面前,人體更難以承受後者(這是急所術中一個關鍵點)。比方說,在攻擊目標的頸部或喉部肌肉時,手掌會首先接觸到目標,同時帶著一點點向前的動作,這樣就可以讓神經對大腦作出更大的刺激。如果攻擊力度夠的話,還能攻擊到為大腦輸送血液和氧氣的血管。
一如之前所說,手指在旋轉當中收緊會讓手指和手掌內部的力量漸增,通過造成刺激和變化,讓神經向大腦輸送能量的信息。(要作到這一點,我們不需要死記硬背,只要我們用正確的方法攻擊到了正確的地方就可以了,而不一定要攻擊特定的某一個穴道,因為隱藏的組織可能佔據了一定的面積。)
如果曲手動作運用得正確,可以影響目標的血液流動、呼吸以及神經系統。目標的身體可能不能正常運行,也不能消除瘀傷,恢復身體內部的平衡。
我們可以看看《武備誌》當中的例子和攻擊演示,看看曲手動作在這些例子當中有什麼作用:
例子一:可以看到上圖中練習者所使用的曲手動作。
對血液和神經最明顯的攻擊(運用前兩個指節的旋轉來拉伸、壓縮或者引起共振)就是表層的攻擊,表層有大隱靜脈以及皮膚以下的神經。更深層則有股動脈、股靜脈以及大隱神經。攻擊能夠到達什麼程度取決於我們攻擊中的力量和攻擊的線路。
若是攻擊腿部,會造成疼痛、腿部休克、此區域的血液循環紊亂(如動脈血壓的變化)或者對神經造成衝擊。
這兩種攻擊可以同時實現,但如果同時發生,攻擊的準確性、力度以及影響就會降低。從讀者們看來,這兩幅圖的動作可能是同時實現,也可能是針對身體兩側、不在同一時間實現的。根據實際情況中雙方的位置不同,再來決定之後用哪一隻手進行攻擊。
攻擊的區域大約長二十到三十釐米(這並不是一個穴道),急所術並不是針對穴道的,而是針對致命區域,不管這個區域有多長。急所術也不是擠壓,而是攻擊生理結構。
例子二:請看上方演示者的手部動作。他的對手扭頭,而他的手則置於對手的頸部。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右邊的人也在使用曲手,他的手置於對手的手腕上。這可以當作是另一種抓技,但這和圖示有所不同,也不一定要強調它是否要壓迫血管、神經或者手腕來影響對手的血液或神經。這也可能是為使用曲手攻擊掃除障礙。
之前所說的那隻手可以用以實現攻擊,利用指尖可以攻擊此區域的神經和血管。但如果真的攻擊這個區域(大概長五釐米,這不是某一個特定的穴道)以及對手的頭部,可以微微向下而不是向內用力。(要在古籍當中找到這個技術並不容易,但在實踐中我們可以明白這項技術。)
答案並不在於穴道,隱藏的自然生理結構才是真正的目標。讀者可以試著將手指放在頜下、喉嚨旁邊的位置,攻擊的角度微微向上。那麼真正隱藏在那裡的是什麼呢?在最表層的位置是我們的頸動脈、頸部神經和下頜的血管。
而視乎攻擊力度不同,更深層的可能是頸動脈、上部的頸部神經、內部下頜靜脈和舌下神經。再深層的就是迷走神經(心臟就是由迷走組織包圍的。右部迷走神經主要由SA結點支配,而左部的迷走神經則由AV結點支配)以及頸部上端的神經淋巴結。
用力攻擊這個區域可能會造成某些或者全部致命區域的損傷,造成生理上海甚至休克。就像我們所看到的,用手肘也可以攻擊心臟、隔膜(那是血液積聚的地方)和肝臟(血液積聚的器官),這種攻擊是會造成嚴重甚至致命後果的。
曲手是六極手當中的一個動作,它本身不僅僅是一項武器,還是一個旋轉的應用。這是古書當中所記載的引起身體變化的動作之一。
記住,工具或者目標的名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了解目標,明白攻擊方式。現實存在於經驗當中,而不在理論或者書本當中。
Credits: Text, Evan Pantazi. Images, Ron Goninan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1}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