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所術的融合
圖片(從左到右):Anthony Rotella, Marshall Wolf, Mike Hebert, Evan Pantazi, Raffi Derderian, John Hagman y Cody Robyn
急所術的融合: 急所術與菲律賓魔杖的重要融合
菲律賓在生死攸關的格鬥術方面有著悠長的歷史。從古代至今,菲律賓的武術一次又一次向我們證明了它的威力和它的致命性。
在菲律賓群島上有著無數的武術流派,很多都是家族內部流傳的武術,因此家族以外的人並不能習得。而現今很多武術流派已流傳到了世界各地。
對於菲律賓武術的最大誤解就是認為它是僅僅使用武器的武術。阿尼斯,菲律賓劍術以及菲律賓魔杖都是內容廣闊而且完整的武術體系。單單用魔杖已經是一種很特別的對戰方法了,還可以再加上拳擊(有時又叫Panantukan,Suntukan或Pagamot),踢腿(名叫Pananjakman,Sikaran)和抓技(Dumog)。Panatukan將拳頭,肘部,指關節,肩膀,前臂和頭部作為攻擊工具。拳擊的攻擊還結合了刮耳光和戳,以進行一系列的攻擊和反擊。很多徒手動作都是從運用魔杖的動作發展而來的。練習者認為,武器(單棍,雙棍,棒,匕首等)的練習會對徒手練習有好處。
上述說的理論和技術如此有效,是因為魔杖的練習者的腿部功夫實在是好得令人目瞪口呆。他們將腳的角度和防禦技術結合起來,正是這些特殊的反擊角度讓這門武術變得如此有威力。腳部動作包括切角,很多時候腳部都會向外移動,達到對手的位置。當練習者正確使用腳部的角度后,他們就有了一個安全靈活的反擊位置。
魔杖的練習者還會很熟悉另一個詞──”gunting”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剪刀」。剪刀指的是在使用魔杖時手部(或者手臂與武器)的動作。在進行強有力的猛烈攻擊時,常常會用到剪刀動作。急所術的研究恰恰為魔杖的使用提供了完美的補充。魔杖是一種讓對手喘不過氣來的攻擊方法,其拳擊和踢腿專門針對對手手腳的神經。因此,在魔杖的練習者看來,迎面而來的攻擊不是攻擊,而是一個要毀滅的目標。因此,比方說,拳頭會有它自己的「牛眼」。這又回到了那個很著名的概念──拔蛇牙。這個名詞在魔杖的持武或徒手練習中都經常出現,它的意思是,拔掉了蛇的牙,蛇就變得毫無攻擊性了。
那麼,急所術在哪些地方得到體現呢?考慮到魔杖的攻擊點多數是神經,那麼它和急所術簡直就是「天作之合」,魔杖將它吸收到了針對手臂神經的攻擊當中。即使是不利用急所術,攻擊這些點也已經是很致命的了。如果學生知道他要攻擊的地方,最好的攻擊方法以及可能產生的後果,那這樣的攻擊就會最具效果。我們在利用以下幾個攻擊點:雙外(在攻擊者的手臂外部),內外(一隻手臂被攻擊者圈著,一隻在外),雙內(兩隻手臂都被攻擊者手臂圈著)。
魔杖的使用者在面對戰鬥中的反向攻擊(或者位置更前的踢腿)時,他們就會盡早進入戰鬥狀態,損傷對手的身體或者阻斷其攻擊。這種技術並不一定會阻斷攻擊,而是讓讓對手的手臂或手部位子位移。
在雙外的情況下,通常的阻擊就是用單手迎擊,同時攻擊對手三頭肌上的神經電。練習這也會使用短攻擊,攻擊對手的手臂下部的骨頭。下一步就是連續攻擊外手臂,並將攻擊向頭部或頸部移動。對四肢和神經進行如此密集的攻擊,其效果自然不難想象。但實際上,在實戰中,我們是不可能如此密集地攻擊手臂的。練習可以提高我們的協調能力,速度,掌握時機的能力以及瞄準的能力。事實上,對對手的手臂做一記強而有力的攻擊將更加實際,當然,更高的靈活性也不是什麼壞事。
重點:
「對菲律賓武術的最大誤解就是只把它當成一個武器的體系。」
該技術由阻止或控制攻擊者的手臂動作組成,經由敲擊對手的手臂內側。 一個選擇是直接攻擊頸部或眼睛,很多時候,他們打的方式是從對手頭部一路到肱二頭肌。 這可能是與中東關節一擊(在 Kenpo 被稱為鳳眼)。 它也可以打出四分指尖或指關節。 在任何情況下,為了反擊這種類型的攻擊進行了優化急所術的知識 。
帶雙內部魔杖一擊的防禦將涉及停止橫身有反同一側的肱二頭肌。 他們受挫的指關節都強調咬實肌肉。 觀察是繼續使用肘,袖口等的打擊,頭部和身體。另一種的攻擊方式,是破壞對手的四肢,造成更多的傷害和疼痛。
Evan Pantazi 看急所術 - 急所術﹣菲律賓魔杖
菲律賓魔杖不僅是急所術融合者未來的一個關注點,也是想要學習急所術的人所要關注的一個方面。因為菲律賓武術十分強調用手臂阻擋攻擊,讓目標癱瘓。這為兩者的結合提供了自然的條件(就像所有其他武術一樣)。
從急所術的角度看來,研究是從學習恢復開始的,但之後,它就把手臂的移動當做自己的武術基礎了。在面對攻擊時,除了踢腿外,所有的其他攻擊都是從手臂開始的。這時候的難題就是手部是迅速移動的,其活動範圍很廣,還可以進行攻擊。這是訓練當中一個很難的部分,應要多加練習,還要練習其變體。有一些方法,可以讓這個動作更簡單,其中一個就是練習圈住手臂的能力。
魔杖訓練的一部分是抓住對手的手臂,固定對手,那麼,它和急所術的融合就變得合情合理了。首先,急所術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手臂上的攻擊點。比如說,我們看看解剖圖的右半邊,就會發現在皮膚和肌肉以下藏著很多重要神經(黃色組織),這就是我們的攻擊點。我們會發現,手臂內部上分佈著密集的神經網。我們要注意,手臂內外有著同樣數量的攻擊點。但是我們不光要知道它們在哪裡,還要知道如何攻擊它們,以造成最深層的疼痛,對身體造成最嚴重的影響(甚至癱瘓)或者是干擾對手的意識。
當我們認出了並試過攻擊這些點之後,下一步就是找到攻擊這些點的最好的方法。先是練習,後來就要讓它成為我們的本能。魔杖的技術可以幫助你們更好地控制固定對手的手臂,讓急所術的攻擊更加容易。在魔杖的抓技中也有弱化或者即刻攻擊對手這些急所術攻擊點的內容,我們就不需要同時使用兩種不同的技術了,這保證了練習者的能更迅速地使出更有威力的技術。
菲律賓魔杖的抓技有不同的角度,包括對手手臂的外角和內角,這樣就將內部動作和外部動作同時拆解了。這些抓技角度對於不同的攻擊軌跡和方向都是十分有用的。在急所術中,攻擊路徑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要素,其重要性不遜於針對神經的攻擊角度和方向。但攻擊路線不是一個決定性的要素,因為要讓急所術產生效果,我們還需要其他的因素,如力量要深入皮膚,肌肉和骨骼組織。總之,我們要正確利用這個軌跡,讓中央神經系統,腦幹和大腦超負荷,並對此產生刺激。通過利用菲律賓魔杖中的抓技,你們可以正確利用這個動作所產生的深度。通過將急所術和菲律賓魔杖結合起來,我們就有了兩種固定對手的方法──從抓手臂的動作到急所術攻擊──這不僅能控制內部關節,也能完全控制身體。通過菲律賓魔杖,我們改變了身體的機動能力,急所術則讓身體的感官功能超負荷,同時對制約機動能力。我們抓住對手的手臂,讓他們不能輕易進行新一輪的攻擊。而我們也可以用急所術對他進行攻擊,從內部影響對手的整個生理機能。
魔杖的練習者並不將拳擊當成攻擊,而是把它當成一個目標,一個拳頭不移動就能系統地攻擊的目標。這和急所術的思維方式沒有很大差異,唯一的不同就是一個針對內部,一個針對外部。通過結合魔杖和抓技,我們可以更大程度地影響對手的能力。
重點:
「菲律賓魔杖不僅是急所術融合者未來的一個關注點,也是想要學習急所術的人所要關注的一個方面。」
「菲律賓魔杖的抓技有不同的角度,包括對手手臂的外角和內角,這樣就將內部動作和外部動作同時拆解了。這些抓技角度對於不同的攻擊路徑和方向都是十分有用的。」
急所術不是一門武術(儘管也可以當做是武術的一部分),它只是對人體解剖學的研究。但是它常用於武術當中,是武術的很重要的部分。它很容易就可以和其他武術有效結合起來──跆拳道,詠春,太極等。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1}
{loadposition advertis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