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所術的訓練目的
急所術的訓練就像其他眾多技巧,不同的訓練目標對應多種不同的訓練方法。而大多數練習急所術的學生,只將練習停留在理論層面並使用粗重笨拙的手法來進行套招練習。但是如果你想要將這門技術發展到可以在實際戰鬥中使用,那麼練習的方式就不能是套招,而是必須要根據不同的情境來做模擬。畢竟在實際的情況下,對手不可能站著不動隨便你攻擊,也不可能對你的動作毫無反應。
我們注意到在練習中,有的同學會自己將拳頭停在練習的同學面前,這樣子的練習是錯誤且危險的。 實際的攻擊在距離和速度都和練習有著相當程度的差距,我們的目的是盡量的去模擬真實的環境去訓練…在一開始雖然可以放慢速度,但絕不是自己把拳頭或者踢擊停在錯誤的距離和位置。
不完整的動作對練習沒有效果,有時甚至會造成練習雙方受傷!
這些訓練的過程並不只是加強你的記憶,而是要藉由動態的訓練來強化訓練效果以及增進我們施行急所術的技巧。這些細微的小動作必須要透過動態訓練才有可能在我們的自然反射動作中被施行出來,這相較於其他傳統的訓練方式比起來是比較不同的。
我們必須要知道如何正確地去學習,而不是單純的模仿這些動作,並且我們應該懂得利用學習到的知識和技能培養我們的反思能力。
訓練的目的
我們知道,每一個人的生理結構都有著些微的差距,面對不同身高體態的對手,我們適合施展急所術的位置、角度、時間點都會有所變化,而最適合你的,只有你自己知道。為了能夠盡量擬真的訓練,同學們在上課時必須要盡可能地和不同的同學練習,去理解面對不同對手時的應對方式。比方說在後期的課程安排,就會模擬不同數量的對手用不同手法來攻擊接受訓練的同學。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所有同學能夠盡可能的將急所術融入進實際的戰鬥當中。
我們不需要照本宣科,你可以創造出一套適合你的方式來施行急所術。 比方說有的人天生手指骨球狀關節特別粗大,那麼這就會是個很好用的武器,其他人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才能適應用此部位攻擊。 又或者說某些同學身高很高,那麼較矮的同學就必須更注意頭部的防禦以及下段的攻擊選擇…等等
急所術是不受限的,不需要被特定的技術、套路以及”通過測驗”等傳統的思維模式框架給限制住。你將會引導你自己去了解自己的身體,並且開發出符合自己的個人需求和能力的方式。
訓練最理想的狀態–不被束縛的自由訓練。
不需要拘泥於特定的武術流派,只要對方有動作,就可以嘗試著施行急所術。由最適合你自己的方式去施行。你就是你自身最好的老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sQLR8vt_m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FYEsJlbt2g